栏目导航
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净利润
>
投资收益推动净利大增、代理人规模收缩后企稳——险企聚焦“由量到质”转变
2025-04-03 08:58:00
2024年,在资本市场回暖与深度转型的双重推动下,保险年报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全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5.70万亿元,同比增长5.7%。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等五大上市险企披露年报显示,2024年合计归母净利润达3476亿元,同比增长77.7%。这一成
老牌自行车“永久”母公司中路股份收监管工作函 营收持续下滑下千万美元求高端自行车出海
2025-04-18 14:4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靳恩琦4月17日上交所消息,老牌自行车“永久”母公司中路股份(600818)收到监管工作函,涉及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及其他对象。处理事由为关于年报涉及关联方期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有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同日晚间,中路股份发布
从A股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告看中国经济韧性
2025-04-08 09:25:00
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进入密集披露期,A股上市公司喜讯频传,争相向投资者“报喜”最新经营成果。4月7日晚间,中国中车、中远海控、中国铝业等一批央企集体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以一份份稳健的业绩答卷展现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19点,已有53家上市公司发布2
上海合晶(688584.SH)发布2024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51.07%
2025-03-19 06:35:00
上海合晶(688584.SH)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报告期实现营收11.09亿元,同比下降17.76%;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51.07%;扣非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49.58%;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疫苗业务收入腰斩 华兰生物业绩遭“滑铁卢”
2025-04-18 20:56:00
本报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公司目前已按照2025年流感疫苗生产计划组织正常的生产,疫苗行业能否回暖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厂商竞争格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月16日,华兰生物(002007.SZ)管理层在业绩会上就投资者关于疫苗业务能否在2025年回暖的问题如此答复道。华兰生物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疫
年报内外|业绩报喜的助贷“六小强”,如何应对助贷新变局
2025-04-08 22:12:00
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年报披露渐近尾声。4月8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奇富科技、乐信、信也科技、嘉银科技、小赢科技、宜人智科6家金融科技公司均已披露财报,从营收、净利、贷款余额等数据来看,行业上一年业绩集体回暖,大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不过,延续往年趋势,分化趋势也在加大。值得一提的
海通发展: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6.7% 拟10派0.5元
2025-03-19 19:02:00
人民财讯3月19日电,海通发展(603162)3月19日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114.55%;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196.7%;基本每股收益0.6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
可循环包装龙头喜悦智行难“喜悦”:毛利率再创新低,“复制粘贴式”经营计划难破困局 | 看财报
2025-04-21 19:41:00
4月21日,国内可循环包装领域的龙头企业喜悦智行(301198.SZ)交出了上市以来的首份亏损成绩单。而这主要来源于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下滑,以及对长库龄存货的减值计提。进入2025年,上述负面因素依然在影响公司的业绩。2025Q1,喜悦智行的营收虽然微增,但不断创新低的毛利率加速了公司的亏损,扣
卧龙地产积极战略转型,新能源业务贡献新增长极,回购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2025-04-11 07:23:00
卧龙地产4月9日晚间发布年报,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1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公司年报表示,202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公司董事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年初制定的各项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任务。一方面,公司加大房地产业务的去库存力度,加速资金回笼,并通过严
和林微纳: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700万元左右 同比扭亏
2025-03-31 18:49:00
每经AI快讯,和林微纳(688661)3月31日晚间公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700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增加3241万元左右,实现扭亏为盈。本报告期,公司销售额实现同比高增长,受益于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需求,叠加本土国产替代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