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住房公积金是指 个人或单位通过提供虚假材料、隐瞒真实情况或其他欺诈手段,获取住房公积金贷款或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的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公积金管理的相关规定,侵犯了公共资源,损害了其他缴存人的合法权益,并可能构成诈骗罪。
具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包括假购房合同、假发票、假房产证、假借款合同、假结婚证、假户口本等。
例如,同一人多次变更婚姻关系购房、多人频繁买卖同一套住房等。
包括虚假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
包括虚假的婚姻状况、虚构婚姻关系等。
通过伪造的委托函提取住房公积金。
通过捏造的工作关系证明文件提取住房公积金。
编造假购房或住房租赁合同来骗取住房公积金。
包括虚假的房产证、不动产权证等。
提供虚假的鉴定报告或病情诊断证明提取住房公积金。
包括虚假的购房发票、契税发票等。
通过伪造的自建房审批材料提取住房公积金。
骗取住房公积金的法律后果包括:
根据相关公积金管理规定,骗取住房公积金的行为可能会被处以罚款,例如2024年骗贷住房公积金或被处3倍罚款。
骗取公积金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骗取公积金的个人在全额退款2年之日起才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情节严重的,在全额退款5年之日起才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且可贷额度不超过正常申请额度的50%。
建议个人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或提取时,应遵守相关规定,提供真实材料,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