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主要是为了保障农村劳动者在年老时的基本生活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其具体保障内容如下:
农村养老保险的核心目的是确保农村居民老年时能够获得足够的养老金,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筹资方式。
凡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对于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经年满60周岁且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可以不用缴费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需要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具体的缴费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情况而有所不同。
农村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共同确保农村居民老年时的基本生活。
农村养老保险不仅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还带有社会福利性质,通过多方筹资,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纳入参保范围,以保障其老年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
综上所述,农村养老保险主要是为了保障农村劳动者在年老时的基本生活,通过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以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农村居民老年时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