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赔偿的计算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具体标准如下:
N+1:如果公司提前30天通知裁员,或者没有提前通知但支付了代通知金(一个月工资),则赔偿金额为员工工龄年数(N)加上一个月的工资补偿。
月工资:计算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不包括年终奖和一次性奖金。
2N:如果公司未提前通知或未支付代通知金,且裁员程序不合法,员工可以要求双倍的经济补偿金,即工龄年数(N)的两倍。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需支付员工自入职之日起每月两倍工资的赔偿,直到签订合同为止。
未依法缴纳社保:员工可选择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N+1的补偿。
试用期员工:如果裁员违法,赔偿方式同样按“N+1”。
劳务派遣员工:被裁时,劳务派遣公司才是赔偿主体,赔偿标准与正式员工一致。
孕期、哺乳期员工:受法律特殊保护,赔偿金额将更高,并可能包含额外的精神赔偿。
示例计算
假设小明在公司工作了5年零8个月,月工资1万元,公司没有提前30天通知裁员:
工龄补偿:5年 × 1万元 = 5万元
代通知金:1万元
总赔偿:5万元 + 1万元 = 6万元
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则赔偿金额为:
违法赔偿:5万元 × 2 = 10万元
建议
提前规划: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在裁员时能够获得合理的赔偿。
保留证据:保留工资条、劳动合同等相关证据,以便在维权过程中使用。
咨询专业律师:在复杂情况下,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