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吊销是指企业因违反行政规定或法律法规,被工商行政部门强制停止其经营活动的行为。这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资格被剥夺,但企业的主体资格仍然存在。
吊销营业执照后,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债权债务,但不能开展新的经营业务。此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等信息会被纳入全国工商系统黑牌企业数据库,受到全国范围内的监管,并同步录入全国金融征信系统,留下不良记录。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必须在完成一系列注销程序后,才能正式终止市场活动和民事关系。这些程序包括成立清算组、出具清算报告、支付税款和工资、理清债权债务关系、税务注销、工商注销以及银行注销等。
需要注意的是,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在三年之内不能重新使用原企业名称。此外,如果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并负有个人责任,那么在未来三年内,他们将无法担任其他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综上所述,企业吊销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并通过注销程序最终终止其市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