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违约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用人单位未能在规定期限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违反了双方约定的劳动合同条款。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或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或者支付的工资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或者违反了有关工资支付的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未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未支付加班工资。
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存在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并对劳动者造成了实际损害。
用人单位招用了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给原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企业违约后,应根据具体情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如行政处罚、责令改正等)。此外,如果企业债务违约,债权人可以选择通过破产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