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事业单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公立医院作为差额拨款的单位,其所需经费既包括财政核拨,也包括单位自筹。它们通常有收入,同时承担政府的社会职能,职工工资由部分财政拨款和自筹盈利组成。
公立大学同样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它们有收入,同时也承担社会职能,职工工资由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组成。
科研单位作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自理,主要承担科研任务,可能包括一些有收入的研究项目。
教育单位如中小学、幼儿园等,也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它们有学费收入,同时承担教育职能。
文化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也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它们有服务收入,同时承担文化保存和传承的职能。
这些单位通常也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它们通过广告、发行等收入来弥补部分经费不足。
卫生单位如医院、卫生院等,除了财政拨款外,还有自己的营业收入,承担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体育单位如体育场馆、运动队等,也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通过举办赛事、培训等收入来补充经费。
这些单位通常承担工程勘察设计任务,有收入的同时也享受差额拨款。
这些单位负责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服务,经费由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组成。
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等,它们通过政府补助和社会捐赠来弥补经费不足。
这些单位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经费由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组成。
如公交公司、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等,它们通过提供公共服务获得收入,同时享受差额拨款。
这类单位经费自理,主要是一些原来国有企业的行业主管局,现在企业大部分改制了,但职能淡化,人员仍属于事业编制。
需要注意的是,差额事业单位的数量和范围可能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外,一些单位可能已经改制为企业,不再属于差额拨款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