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沈报·深度观察 | 旗袍之都 何以沈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8:21:00    

襟裾摇曳,穿越百年时光;盘扣缠绕,凝结一城文脉。从1636年的沈阳城走来,穿越了近四百年的岁月,旗袍,氤氲了岁月,依旧绽放璀璨光华,也让一座城市因为这独特的服装,彰显了独特品位——典雅、时尚、活力。

我们不禁要问,旗袍之都,何以沈阳?

“旗”遇古今 城市基因

沈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厚重的历史。从7200年前新乐人的文明曙光,到2300年前秦开却胡的候城设邑,及至400年前成为一朝之都,这里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闪耀的一颗星,更有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辉煌过往。

这里有“一宫两陵”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和新乐遗址、锡伯族家庙、明清四塔七寺等150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漫长的历史,积淀了沈阳的厚重与硬朗,孕育了独具魅力的文化品格。这里自古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汇之地,演绎了数不清的城市传奇,回荡着泽被千古的历史余韵。这一切,沉淀在沈阳城市血脉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城市品格。

悠悠沈水,记录了城市的过往,也浸润了这座城市的文脉。在沈阳灿烂的历史文化中,1636年确立的法定服装“旗袍”,至今仍旧熠熠生辉。从沈阳故宫凤凰楼前的娉娉婷婷的动人风景线绵延至今,旗袍已成为凸显中华女性东方之美的国粹。

沈阳作为旗袍服制的诞生地、旗袍文化的发祥地,多年来与旗袍相伴相生。旗袍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将沈阳的古韵与时尚、风雅与激情融为一体,为沈阳的文化传承增添了独特韵味,更坚定了城市的文化自信。

因为,这里的厚重历史、千年文脉,为旗袍文化的发展传承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沈阳,作为旗袍的诞生地,必将成为旗袍文化的有力推动地。旗袍文化的不断发展,也让沈阳成为名副其实的“旗袍之都”。

“旗”心表达 文化共鸣

沈阳与旗袍的相遇,超越了服饰符号的表层,升华为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觉与精神共鸣。

旗袍之根,深植于沈阳的历史血脉。飞檐斗拱间,刀兵弓马中,蕴藏着旗袍与生俱来的历史渊源,这是源自文化根系的本能呼应,更是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文化基因的自然苏醒;旗袍之魂,活跃在沈阳的市井烟火。婚礼现场,新娘子以一袭刺绣旗袍定格人生幸福时刻;中高考考场外,家长们把“旗开得胜”的美好寓意融入旗袍……旗袍跳出了T台与秀场,成为城市表情的一部分;旗袍之力,彰显在沈阳的时代征程。从文创产品到公共空间设计,旗袍元素成为沈阳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DNA,成为撬动城市发展的支点……一幕幕场景,一桩桩实践,都在用最朴实、最生动的文化实践回答我们“旗袍之都,何以沈阳”。

文化认同的深层支撑来自历史记忆的当代唤醒。以“节”为媒介,以“产”为经纬,这种将历史资源转化为现代叙事的能力,使沈阳的旗袍文化始终保持着“活态传承”的特质,避免了非遗保护中常见的标本化困境。通过辐射效应催生创新转化,构建“设计-生产-体验”全产业链,实现文化符号的跨界融合,充分证明:文化认同不是保守的怀旧,而是创新的源泉。当然,文化认同最终要转化为城市软实力,探索驱动城市更新的路径,为振兴新突破赋能。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旗袍,在沈阳找到了当代文化认同的最佳注脚。这里没有将传统文化束之高阁“供”起来,而是以生活为纸、以创新为笔,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绘制出文化传承的生动画卷。真正的文化影响力不光看拥有多少文化资源,更要看形成多深的文化认同。在沈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旗袍“参与”人生大事,让旗袍不仅是一件华美的衣裳,更成为沈阳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在时代浪潮中摇曳出属于东方的文化自信。

“旗”乐融融 拥抱世界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正是对沈阳旗袍文化节最好的诠释。热门商圈舞台上炫酷的旗袍秀,国际级名模和设计师参与文化推广活动,都市丽人身着旗袍漫步文化街区……旗袍风韵,何以沈阳?因旗袍文化不仅扎根于此,更被赋予了流行性与国际性,成为举世关注的“中国美学”。

传承民族文化,彰显城市的历史底蕴;与国际化接轨,展现时代的创新活力。透过当下“旗袍热”,能见证沈阳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魄力与胸襟,让沈阳成为多元文化汇聚融合的创意高地,成为潮流时尚产业的引领者。旗袍文化需要沈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平台效应,通过构建文旅融合新场景吸引全球游客,开创以旗袍文化为特色的沈阳“国潮”美学,实现包容、开放、和谐、共生,推动传统与现代的交流融合,兼容文化厚度与国际化广度。

另一方面,沈阳也需要旗袍文化来“搭台唱戏”。通过激活“旗袍古都”的历史记忆,打造更具文化辨识度的城市IP,以文化赋能展现城市品牌和国际形象。如今的沈阳城已摆脱传统印象中粗犷质朴的“工业风”,凭借文化产业提质升级,蝶变为时尚之城、创意之城。旗袍元素正是现代城市美学的一道倩影,装点出城市的华丽与风雅,以时尚设计表达文明交流之自信、开放包容之气象。

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全球视野看见沈阳。一袭华服,就是外国人眼中最生动的沈阳印象。以更大格局和视野推动旗袍文化走向国际化,既是推动旗袍产业走向全球广阔市场,也是通过这张文化名片向全世界讲好沈阳故事,建设文化驱动型国际大都市。

“旗”韵赋能 文化铸魂

吸引如今的年轻人,也许不用太多理由——一件华服,一杯咖啡,一次“旗”遇。旗袍文化季,演绎浪漫,激发活力,便是爱上沈阳的理由。

旗袍之美,依稀当年。从“一裹圆衣”到“卷袖衣衫”,再到如今“旗袍+新中式”,旗袍于古典与潮流之间寻找平衡,在传承与发展中连接过去与未来,令人倾心,释放活力。

旗袍,是城市美景,更是城市吸引力之源、产业发展热力的展现。

沈水畔,人们赏湖光、秀旗袍,感受沈阳夜魅力;在沈阳故宫,旗袍走秀、旗袍旅拍等已成产业;城市“咖啡经济”叠加旗袍热度,为更多消费者带来情绪价值。以旗袍为媒,释放“魅力流量”,催热沈城新消费。

旗袍热,是沈阳人与城市共同书写的浪漫故事,更是城市奔跑的振兴实景。“旗袍季”叠加“端午效应”,为城市注入朝气和活力,展现“旗袍之都”的魅力与感染力;从“智能制造之都”到“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沈阳的产业骨架拔节生长;从“传授盘扣裁剪之技”到“旗袍+跨界”,城市活力与美韵持续释放。

如今,沈阳以丰富的文化活动激发创意人才,将旗袍文化融入旅游消费,打造城市新名片,让游客把美丽的“沈阳故事”带到天涯海角。

变“旗袍周”为“旗袍季”,化旗袍文化流量为消费“增量”。可以期待的是,一张张热情好客的面孔、一场场优雅的走秀,涌动的城市热潮,为“旗袍经济”带来发展新机遇。

“旗”编经纬 锦绣时代

站在岁月的渡口回望,旗袍是东方美学的具象化表达。而沈阳这座被文化浸润的城市,正在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旗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东方旗袍之都”的城市品牌战略升级。

旗袍承载着东方美学的神韵,是中华服饰文化的瑰宝。要让这抹典雅走向世界,需在传承中创新,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剪裁融合,设计出既贴合时代审美又不失传统韵味的作品;借助举办旗袍节契机,让旗袍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流动画卷;通过文化体验活动,让年轻人触摸到旗袍背后的历史温度。当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碰撞,当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交融,旗袍就能在世界服饰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标识。

通过连续多年举办多届旗袍文化节,沈阳的相关产业已经趁势而起,旗袍文化节已成为沈阳文旅融合的标杆。仅去年旗袍文化周期间,就接待游客数万人次,直接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产业收入。同时,沈阳旗袍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及直播销售,2024年线上交易额占比达30%,部分头部主播单场直播销售额超百万元。

为打造“旗袍之都”,沈阳已打开格局、放远目光:一是文化输出,旗袍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国际市场上不仅是服饰,更是文化象征,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二是品牌建设,通过在国际上打造沈阳旗袍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海外消费者,形成品牌效应;三是营销渠道,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等现代营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触及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四是合作交流,与国际时尚界加强合作,将旗袍的制作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国际范儿的旗袍款式,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坚定文化自信,沈阳旗袍文化产业乘风而起,“旗袍之都”正绽放出璀璨迷人的时代光彩。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评论员:詹德华 孙连宇 许非 胡潇文 张膺浩

摄影:李浩、安呈浩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