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组数据、三个变化、三项定位,汕尾凭何赢得广交会客商关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1:55:00    

“奔向海陆丰,人生更成功!”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嘹亮的号角,吹响了汕尾向世界敞开怀抱、寻求合作共赢的激昂旋律。

4月25日,在第137届广交会这一国际经贸盛会的舞台上,汕尾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及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链专场招商推介会在汕尾创新岛(广州)举行。

汕尾市政府副市长周小壮出席推介会并致辞,他用三组数据、三个变化、三项定位如三把精准的钥匙,为客商们打开了深入了解汕尾投资潜力与发展前景的大门。与此同时,汕尾市商务局局长钟雪欢聚焦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链招商引资,汕尾高新区管委会张凌副主任则围绕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园招商推介,为客商们勾勒出一幅幅充满机遇的产业蓝图。

汕尾创新岛(广州)

三组数据:

GDP增长、人口、新设企业

谈发展、谈投资,GDP数据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晴雨表”。近年来,汕尾始终将实体经济作为立市之本,制造业作为强市之基,坚定不移地沿着“海洋强市、融湾先行”的发展路径奋勇前行,全力构建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2021年到2024年,汕尾市连续跨过4个“关口”,GDP增速位于全省前列。汕尾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汕尾地区生产总值359.36亿元,同比增长4.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良好开局。此外,据钟雪欢介绍,2024年汕尾的市场经营主体的增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人口数据是城市经济发展活力与吸引力的生动写照。2024年末,汕尾常住人口达270.11万人,较上年新增0.98万人。这是继2023年后,汕尾常住人口连续第二年实现正增长。随着汕尾制造业的蓬勃兴起,如同一座强大的“就业磁石”,让汕尾实现“人口回流”。

周小壮介绍的最后一组数据是汕尾的新登记企业,近三年汕尾的重点项目固定投资额均排在 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前列,2024年,汕尾新登记企业1.456万户,同比增长76.5%,最新的数据显示,汕尾市第一季度新登记企业创新高,新登记企业5445户,同比增长236.53%,成倍增长的企业“用脚投票”证明投资者对汕尾发展的信心。

三个变化:

城乡风貌、基础设施、营商环境

“很多许久未回汕尾的朋友,都跟我感慨如今汕尾城乡风貌的巨变。”周小壮表示,汕尾连续两年成为“百千万工程”的优秀代表向其他地市分享经验。走进汕尾,看科技感十足的长沙湾服务区、海边街的浪漫墙绘、温厝村山间的彩虹路......汕尾从一个小渔村不断刷新“颜值”,让城乡风貌大变样。

长沙湾服务区

汕尾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如火如荼,一日千里。以交通为例,汕尾着力打造海陆空三位一体、无缝连接“轨道上的大湾区”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自广汕、汕汕高铁开通后,汕尾已正式融入深圳“半小时经济圈”、广州“一小时经济圈”,成为广东东部沿海高铁枢纽城市。此外,汕尾具备20万吨级国际枢纽港口开发条件,小漠国际物流港已投入运营,已实现汽车滚装出口累计突破5万辆。新港区白沙湖作业区2个7万吨级通用码头已动工建设,设计通过能力为件杂货200万吨、散粮73万吨、集装箱32万标准集装箱,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

汕尾政务服务大厅的24小时自助服务厅

汕尾的营商环境“成绩单”也很漂亮。2024年,汕尾锚定对标学习深圳营商环境各领域制度性创新成果,深入开展营商环境5.0改革,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连续两年位列粤东粤西粤北前三,“一网通办”能力与广深并列第一梯队,与深圳、韶关、惠州、湖南郴州4个地市实现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与江西赣州、广西梧州、四川达州等省外城市实现社保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465项政务事项实现深圳、汕尾两地互办,为投资者打造了一片投资兴业的“沃土”。

三个定位:

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滨海旅游

在致辞的最后,周小壮向客商们郑重介绍了汕尾未来的三项定位: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城、打造世界级的滨海旅游目的地,让意向投资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汕尾未来的发展规划,感受到汕尾蓬勃的发展潜力。

中广核“伏羲1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

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是汕尾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深远谋划。汕尾风能资源充足,年均风速达9.2米/秒,有效风速时数为3020千瓦·时/平方米。在碳中和背景下,绿色能源需求攀升,由于海上风电具有稳定性高、风速大、易消纳的特点,依托海上风电的天然优势,汕尾市正全力打造国际绿电创新示范基地,规划布局3000多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为储能企业开拓海外新能源电池制造材料市场备足了“绿色动力”,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绿电”保障。

小漠国际物流港“整装待发”出海的新能源汽车

建设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城,是汕尾积极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的生动实践。汕尾积极对接深汕特别合作区共建“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打造万亿智造走廊。目前,比亚迪集团已在汕尾市全域布局:陆河县新河工业园比亚迪厂区的陆河比亚迪生产基地累计生产新能源大巴超10000辆,产值超过450亿元;比亚迪红草工业园总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汕尾红海湾绿色产业园则将比亚迪原计划分散于沿海港口城市的300万台套KD件出口产能整合,总投资超600亿元,预计2026 年 3 月底首期投产。正在规划建设的深汕合作拓展区将作为由深圳主导的深汕市级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依托比亚迪等“链主”企业,重点承接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业。

汕尾金町湾

打造世界级的滨海旅游目的地,是汕尾充分利用自身滨海旅游资源优势的战略抉择。汕尾滨海旅游资源领秀南粤,长达455公里的海岸线,海湾、沙滩、海岛点缀其中。素有“百岛十滩九湾”“粤东旅游黄金海岸”“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之美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是打造滨海休闲康养旅游的理想之地,汕尾正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打造汕尾滨海旅游龙头项目,拉动全市滨海旅游发展,做大做强汕尾滨海旅游品牌。

这场招商推介会向广交会客商们展示了一座充满活力、机遇无限的城市形象。如今的汕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开放的姿态、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高地、宜居宜业的家园,将携手广大客商书写发展篇章,让“奔向海陆丰,人生更成功”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文 | 记者 李晓雨

图 | 受访单位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