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李文锦)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进一步规范地方课程设置,有效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发挥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实现课程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地方课程对国家课程的拓展补充作用。
据介绍,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凸显地方特色,注重跨学科整合,强化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相联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本土性等特点。课程内容的选择充分体现山东省地域特色,挖掘省内特色文化、自然风貌、区域经济、优势科技等方面资源的育人价值,有机融入重大主题教育。地方课程注重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加强基于探究实践的人文与科技教育,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理解、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和责任意识为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围绕山东省的特色文化、自然风貌、区域经济、科技创新4个板块,分第一(3—4年级)、第二(5—6年级)、第三(7—8年级)三个学段设计内容。课程内容以跨学科探究项目组织和呈现,有机融入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生态文明等重大主题教育。探究项目要围绕主题内容,明确探究问题和探究任务,遵循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设计思路,以学生的学习历程为逻辑脉络,体现完整的探究过程。探究项目的设计按照学生的经验水平和认知规律螺旋上升,可跨板块、跨主题,一般一个学年设计6个项目,覆盖4个板块。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在3—8年级开设,以跨学科项目探究方式开展,每周1课时,每学年不超过30课时,可与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等课时打通使用,可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山东还将加强课程管理与监测,建立课程质量反馈机制,强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强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引领、推动和深化地方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实效。
作者:魏海政 李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