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24小时守护!安全又靠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8:09:00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

日前,姑苏区在吴门桥街道四季晶华社区召开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建设现场会,为8个街道应急志愿者服务队、3个特色街区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及1个社区应急志愿服务队授旗,同时现场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织密基层安全防护网。

近年来,姑苏区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等举措,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为居民筑牢“家门口”的安全防线。

“人防”志愿队伍化解身边隐患

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就是其中的一支力量。

上周,在苏州市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后,“四季平安”应急志愿者服务队立即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排查中,志愿者发现万佳花苑小区一幢的两个单元楼楼顶有块铁皮受风力影响,出现松动迹象,存在高空坠物风险,随即合力将铁皮拆除移走。

四季晶华社区人口基数大、零星楼宇多、消防设施薄弱。这支服务队以“平战结合”模式,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以“包干大走访”等形式进行安全宣传。今年以来,服务队已发现安全隐患16处,发放宣传手册4000余份。

目前,姑苏区已组建58支应急救援队伍,并在每个街道试点成立一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后续还将持续推动“一社区一队伍”模式落地,将安全防线从“点上突破”延伸为“全域覆盖”。

“技防”智能化设备筑牢智慧防护网

以“智”促“治”,姑苏区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织紧织密应急管理的智慧防护网。

“多亏了这个报警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盘溪社区的钱师傅在烧菜时不小心打了个盹,导致锅具烧焦冒烟,险些引起火灾。 幸运的是,钱师傅家中的智能烟感报警器第一时间报警,并将警情推送至街道联动分中心,社工收到消息后立即上门处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5分钟。

这样的智慧场景,是姑苏区以科技赋能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姑苏区已为独居老人、困难家庭安装智能烟感4376个,改造老化线路353户,新增安全插座4945个,用“数字化”手段守护特殊群体安全。

事实上,从社区到楼宇,智能安全设备随处可见。苏和苑、官庄前小区加装26部梯控系统,杜绝电动车辆上楼;多业态楼宇安装一键警报装置,确保突发情况瞬间响应……借助智能设备,辖区隐患预警更灵敏、风险处置更迅捷,让“防”与“救”实现无缝衔接。

“物防”立体化应急体系夯实安全底座

在“人防”与“技防”之外,“物防”通过物资储备与硬件升级,为应急响应提供了坚实支撑。

四季晶华社区广场的“四季平安小屋”集微型消防站、安全宣传点于一体,配备灭火器、防烟面罩等16类装备,可快速响应社区初期火情。大龙社区“共享小屋”配备了灭火毯、灭火器等消防设备,让居民可以随时取用。这些社区“安全驿站”既是应急物资的“储备仓”,也是安全知识的“传播站”。

同时,姑苏区持续强化专业消防救援力量布局,构建起“社区自救+专业救援”的立体化应急体系。目前,全区已建成7个专职消防救援站。这些站点以“5分钟消防救援圈”为标准布设,配备专业车辆和装备,与社区微型消防站形成“快反联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姑苏发布出品

来源丨区委宣传部 杨露 吴门桥街道

部分素材丨区应急管理局

编辑丨阿吾

点亮+! 马上分享小伙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