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7日讯 织密三级储备网络,实现应急物资全覆盖。枣庄市台儿庄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建设,逐步构建覆盖区、镇、村三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通过改(扩)建、租赁的方式加强区级仓储能力建设,现已建成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2处,存放生活保障类和抢险救援类物资等应急物资27类7.1612万件。印发《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站(点)建设实施方案》,推动镇(街)整合武装部装备器材库、基层应急救援站等资源,配备抢险救援类、生活保障类、应急装备类等3类29种应急物资,建成镇级应急物资储备站5处。指导重点村(社区)利用现有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防汛重点村、有山村(居)等基础设施升级完善,补充防汛、防火、救灾等基本应急物资,建设物资储备点12处,打通应急物资保障“最后一公里”。
创新多元储备模式,提升物资保障硬实力。枣庄市台儿庄区积极探索政府实物储备为主,协议(商业)储备和企业产能储备为辅,社会化储备为补充的多元化储备模式。加强政府实物储备,立足突发事件应对保障需求,2023年以来投入资金241万元,在满足救灾救助工作基础上丰富物资种类,提高保障标准,目前全区棉被、棉褥、毛巾被、棉大衣、简易床具等五类救灾物资实物储备可保障6000人集中转移安置。争取中央救灾资金80万元,统一采购4451余件物资装备,全部配发至各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站(点),有效提升了基层应急响应和救援保障能力。拓展物资多元保障渠道,商务部门筛选信用良好、有备货仓储能力的15家企业签订生活必需品保供协议,发改部门与6处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开展代储合作。加强社会化储备,与建筑施工、矿山企业建立社会化保障机制,将大型救援设备和抢险设施进行社会储备,建立设备台账,确保出现险情时大型抢险装备能“叫得应、顶得上”。积极推广《枣庄市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引导群众根据自身需要储备相应种类的家庭应急物资,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强化全链条管理,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快用得好。健全调拨机制,修订《台儿庄区区级应急物资调拨规程(试行)》,对下达调拨指令的机构、正常调拨程序、紧急调拨程序、紧急物资调拨后回收、所有权归属等进行明确和规范,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提高应急物资调拨使用效率。统筹客车、货车等应急运力,提升应急保障运力。强化实战演练,在防汛、地震演练中设置灾害救助科目,检验救助预案及物资调用操作性。充分利用山东省救灾和物资保障管理系统对全区应急物资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应急物资共建共享、动态管理、科学调度。严格落实应急物资管理制度,提升物资管理水平,分区分类储存各类应急物资,专人管理,定期盘点、检查和保养,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闪电新闻记者 张维刚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