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7月23日讯 据台媒报道,台风“丹娜丝”重创台南溪北与嘉义地区,造成上万户屋顶毁损。为了“快速应变”,台当局与岛内各县市政府、各级民代,纷纷投入所谓的“帆布救灾”,试图替灾民覆盖破损屋顶。然而在台当局尚未提供实质修缮补助前,民众能倚靠的,竟是“一张帆布”这个临时遮蔽物。看似及时的行动,背后却暴露出荒谬与风险并存的现实。
据台媒报道,风灾严重的嘉南沿海地区,至少有1.6万户房屋屋顶破损,由于灾区修复能量有限,缺工缺料严重,许多灾民根本找不到工人修理房屋,只能自行以木板和帆布把屋顶盖上。近日西南气流造成持续大雨,许多受灾老人甚至只能瑟缩屋内一角躲雨,惨状不忍卒睹。
由于台当局救灾缓慢,酿成灾区众多乱象及悲剧。7月16日,台南佳里区下营里一位60岁林姓男子为覆盖被风吹垮的屋顶帆布,从屋顶坠落不治。台南学甲区一名陈姓受灾户上网找工人想修缮屋顶却遭诈骗,损失19万元新台币。
台当局此次应对风灾的举动堪称另一场灾难。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让灾民自己爬屋顶盖帆布,台当局政务部门负责人刘世芳自夸“灾后复原快”,台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郭智辉宣称救灾工作“努力的程度就是100分”,遭到外界痛批。
台当局前外事官员介文汲直言,我们现在根本没在做复原,屋顶上面盖一层塑料布就叫复原吗?而想要参选台南市长的民进党民代林俊宪捐出100多块帆布出来,“那是他竞选的广告牌,每一个屋顶都帮他做免费广告”,介文汲痛批,这种时候还要占灾民的便宜。
此外岛内消防等部门也多次提醒:“帆布只能救急,不能当作永久性修缮。”灾民真正需要的,是结构安全评估、长期修缮补助与合格工班资源,不是一块块容易破损的帆布,也不是新闻镜头前的“象征性帮忙”。
台南市前副市长曾旭正建议,由台当局对灾民提供短期安置,“如果不以政策支持,将加速农村凋零,当局应该提出有远见的作为。”阳明交通大学土木系教授单信瑜指出,这次风灾1.6万户房屋受损,他认为帆布恐难以抵抗风雨,台当局应出面调度全台湾资源,协助灾区安置,才能度过未来长达半年的修缮期。(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