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王彬 吴盈秋 王驭时
【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观点有思想,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营商环境首席专家、开放部主任,浙工大课程特聘教授冯锐。
(视频由AI共同创作)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之一。
一季度,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293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去年全年提升0.5个百分点,消费形势回暖向好。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挑战,让消费发挥更大作用,已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浙江如何保持一季度的向好势头,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潜力?
详情点击>>
促消费,如何再提速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营商环境首席专家、开放部主任,浙工大课程特聘教授冯锐:
新供给和“双生消费”:扩内需的两个看点
“内需”这件事,政府用心、媒体上心、百姓也关心。如果在4月,提前做个年度热词预判,那“内需”是比较靠谱的,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要让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稳定锚”,除了促增收、缩小三大差距、稳消费预期、优化税收结构这些改革大课题,有两个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是,全年要维持新供给的“饱和度”,以新供给的“饱和度”保障新需求的“转化量”。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新供给对扩需求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珍妮纺织机替代手工纺织,大量款式新颖、做工精良的羊毛衫销往欧洲大陆,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滞销,而是明显提升了行业循环的能级。到今天,新供给演化出多样的形式,科技新产品发布、连轴转的演唱会、球类赛事,手工集市、非遗市集、“黑神话”漫展、哪吒周边,从技术到文化,从单品到场景、从现实到虚拟,新供给激发了人们底层的激情和欲望,从而创造了新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恰到好处,牵线搭桥、搭建对接平台、建立基础设施,要在全年维持新供给的“饱和度”,需求转化会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其次,协调推进“双生消费”。居民生活消费、企业生产消费共同促进,尤其要把企业更新经营工具、生产设备、科研仪器,组织创新的“需求”更加充分的激发出来。事实上,政府去年就推进“两重”“两新”等新的政策措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多地也推出创新券、科研券、消费券各类政策,刺激消费;在市场侧,年初DeepSeek等一批浙江新质生产力技术产品爆发,让大家看到,原本周围普普通通的企业,通过创新也能快速占到全球C位,创新的信心得到激发,间接增强了生产消费的预期。
两个方面契合点在于,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方式,协调推进“双生消费”,生活消费是生产消费的当前拉动力,生产消费也是生活消费的未来供给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