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地有生产加工企业,却缺矿产资源;另一地有矿产资源,却缺产业链配套。这一地要发展某项产业,可空间受限;另一地有空间,可缺产业。
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才能让“距离”不再成为发展的障碍。
云南省昆明市委、市政府用区域协调这根“丝线”,连起了市域内各县区,也连起了昆明与昆明以外的市场。
如今在昆明,区域一体化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云南新龙矿物质饲料有限公司为新希望集团子公司。图为云南新龙矿物质饲料有限公司。-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一盘棋”
这几天,转龙磷矿的开采情况一有新进展,杨振浩心里的“石头”就能往下落一点。
转龙磷矿在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杨振浩是云南新龙矿物质饲料有限公司(下称新龙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在昆明市富民县,两地相隔一百多公里。
杨振浩为何对一百多公里外的转龙磷矿如此上心?
“企业生产离不开磷矿,但富民磷矿资源贫乏,没办法,只能依赖于外地市场。”杨振浩话锋一转,“我们公司和转龙磷矿同属新希望集团,因为受限于政策,转龙磷矿这几年一直未能开采。如果磷矿能开采,企业成本将大幅降低。”
2022年6月,昆明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到新希望集团开展招商考察。听闻企业诉求,昆明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转龙磷矿与新龙公司的“磷矿开发利用与深加工项目”列入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重点项目加以推动。
此前一个月,昆明出台《关于统筹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产业布局、要素保障、招商引资“一盘棋”,促进产业高水平布局、高效率落地、高质量发展。
为何出台《意见》?“作为省会城市,昆明兼具‘大城市’和‘大农村’特点,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部分县区受生态保护、资源条件、交通物流等条件限制,不仅错失了好项目,也错失了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昆明出台了《意见》。”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有了《意见》支撑,我们成立专班,加强与市级部门联动,去年10月,转龙磷矿终于拿到采矿证。”禄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樱说,目前,转龙磷矿安全生产设施设计已通过专家评审,即将开工建设。
“对我们来说,这绝对是好消息!”杨振浩说。
数据显示,《意见》实施三年来,昆明累计在市域范围内推动10个跨区域协作项目。
正在建设的云南五华产业园区。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一体化”
杨振浩在等待着转龙磷矿项目新进展时,距昆明主城区600多公里外的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下称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南坡国际产业合作园内,占地47亩多的云南五华产业园区一派繁忙,建设者们正用汗水浇筑着“沿边开放”的新地标。
“我们在这里竞拍土地后,边建厂房边对接企业。”常驻磨憨的云南五华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旋说,截至目前,园区发掘意向企业23家,签订投资协议1个。
磨憨口岸,我国通往老挝的国家级一类口岸。2016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
中老铁路磨憨站。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随着中老铁路开通运营,磨憨口岸迎来发展新机遇。2022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创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决定由昆明市托管磨憨镇。自此,昆明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托管后咋发展?昆明市制定相关机制,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各县区积极响应,一批跨区域合作园区项目在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加快建设。正在建设的云南五华产业园区便是其一。
“在这里建园区,既解决了主城区产业空间发展不足的问题,也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落地选择。”陈旋说。
除了跨区域建设产业园区外,昆明市还引导各县区招引企业落地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
“去年5月以来,44个项目在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完成备案审核。”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王勇介绍,这其中既包括需扩大对外生产经营、主动流转的市域内存量企业,也包括从上海、福建、湖北等地新招引的企业。
2024年,磨憨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68亿元、同比增长7.3%,区域协同发展效果明显。
云南巴莱咖啡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机器设备。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一根线”
正当云南五华产业园区加紧建设时,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内,云南巴莱咖啡有限公司厂房里的咖啡豆香气四溢。
云南咖啡在全国的“存在感”超强,借助产区优势,云南巴莱咖啡有限公司主营咖啡豆深加工。“入驻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前,公司厂房老旧,厂房环境、层高达不到客户要求,错失多次合作机会。”该公司总经理孙秀峰说。
去年9月,经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推荐,云南巴莱咖啡有限公司入驻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这里是现代化产业园,硬件设施完全‘OK’。”孙秀峰笑着说。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是沪滇产业协作的示范项目,旨在通过“上海总部+昆明区域总部+州市基地”的产业协同模式,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滇投资兴业。孙秀峰看中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可以通过科技城引荐,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一角。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为助力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发展,昆明市引导各县区跨区域招引和转移产业项目到科技城。今年一季度,寻甸县依托县内蓝莓种植规模优势和科技城周边物流集散中心集聚优势,推动一家蓝莓产业龙头企业落地科技城。
自2023年12月开园以来,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吸引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签约入驻,涵盖生物医药、检验检测及供应链等领域。
实现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推进。深化市域内联动发展,建立完善与省内州市协调发展机制,加大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合作……昆明正用区域协调发展这根“丝线”,串联无数的生产要素,绘就昆明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图景。
来源:人民网
责编:毕群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