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南日报》整版报道儋州洋浦: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跃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0:46:00    

今天(4月25日),海南日报A04版整版以《儋州洋浦构建“港产城科”融合、城乡一体联动新格局 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跃升”》为题,报道儋州洋浦,版面图及全文如下:


2025年4月25日《海南日报》A04版版面图

航运线路持续加密,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四大主导产业领航,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制度集成创新成效显著,自贸港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城市环境不断向好,越来越多的人才汇聚……四月的儋州洋浦,处处都是热火朝天、蓬勃兴起的喜人场面。

“港产城科”,是儋州洋浦融合发展先行区示范区的关键字眼。儋州洋浦以港口为枢纽、产业为根基、城市为载体、科技为引擎,以“三区联动”(洋浦经济开发区、环湾新城起步区、儋州工业园)为核心,辐射带动“一区七镇”(涵盖洋浦经济开发区及白马井、排浦、峨蔓、木棠、中和、王五、新州等镇)全域发展,构建“港产城科”融合、城乡一体联动的崭新格局,推动自贸港建设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跃升”。


4月8日,夜幕下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灯火通明,一片繁忙景象。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A

港:能级快速提升

近日,国投洋浦港传来好消息——今年以来至4月中旬,该港口油储码头货物吞吐量已超2024年全年总量,突破900万吨。

“货物吞吐量的快速提升,得益于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也将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国投(洋浦)油气储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剑介绍,国投洋浦油储作为洋浦石化功能园区唯一的公共油品码头及仓储罐区,根据洋浦石化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逐步完善和丰富可服务产品种类。

如今,这里配套建设了各类能源、化学品及液化烃码头和仓储设施,将总体规模建设成为含30万吨泊位2个、10万吨泊位2个、5万吨泊位2个、3万吨泊位2个和总库容500万立方米的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的能源储运基地,有效推动地方石化产业发展。

包括国投洋浦港码头在内,漫长的洋浦港海岸线密集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码头。洋浦港天然深水良港的优势以及海南自贸港政策利好,已使得这里成为航运企业必争之地,也进一步促成了“港”的能级快速提升。

4月11日,载有1100余个集装箱的“博亚厦门”轮顺利停靠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一阶段)一期4号泊位,标志着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新增的1个15万吨级和1个20万吨级泊位正式对外启用,也使洋浦港具备了停靠全球最大的2.4万箱位集装箱船舶的能力。

不断有新泊位投入使用,标志着洋浦港货物吞吐能力、开放能级和综合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洋浦港的区位影响力和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目前,洋浦港还有多个码头泊位正在抓紧建设,在一个时期内新泊位建设完工、通过验收并对外启用将成为常态,洋浦港的发展即将迈入全新阶段。

B

产:布局更加多元

全省工业哪家强?儋州洋浦作为我省的工业“心脏”,正呈现出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不久前,中国石化(海南)聚酯新材料有限公司PBST生物可降解材料工业示范项目投料试车并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填补了海南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和市场空白。

“我们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一直在不断探索新材料、新产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该项目现场负责人表示。

如今再看洋浦的产业布局,金发科技、东方雨虹、奥克化学、道恩集团、仪征化纤、京博石化、天佑沥青等国内知名石化企业项目的落地生产,洋浦的石化产业形成了炼油、芳烃、烯烃、石化新材料四大产业群,2024年,石化新材料产值更是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省首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跻身全国化工园区“最具潜力十强”。

然而儋州洋浦的产业并非只有化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的30多种粮油产品、开盖即食的鲜炖燕窝等高端滋补食品等均为“儋洋制造”,展现了儋州洋浦更加多元的工业制造能力。

代表着高端装备制造的海上风电产业在洋浦加快布局,申能、大唐(海南)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儋州洋浦的新质生产力再添动力。


俯瞰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C

城:融合更具维度

儋州市规委会专家委员刘海峰是一名新洋浦人,今年是他在洋浦工作的第四年。闲暇之余,他总喜欢到新英湾湿地寻找灵感——如何做好环湾区域的城市设计规划,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洋浦作为一个正在高速发展中的新区,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让它更宜居、宜业。”刘海峰说,好的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和谐共生,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环新英湾地区的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是着重考量的一个方面。“环新英湾地区的绿地覆盖率约为70%,这个比例已经达到国际一流宜居城市的标准。”刘海峰说。

凭借良好的自然优势,以及自贸港政策、区位和产业优势,儋州洋浦城市融合发展有着更多空间。比如在洋浦科创园,园区在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产城融合,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包含书咖、咖啡厅、餐厅、宿舍等,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员工的日常需求。

致通振业(海南)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选择入驻的企业,具有全国5A级税务师事务所资质。公司项目经理游祖群介绍,选择入驻洋浦科创园,一方面是因为园区政策利好、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则是园区完备的生活配套也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

“这里的生活配套设施非常齐全,环境优美,还配有咖啡厅、餐厅等。企业员工对此非常满意,这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游祖群说。

此外,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一期)建设加速,将为区域教育事业注入国际化的新鲜血液;洋浦产城融合安居工程4922套安置房全部交付,一把把钥匙开启的不仅是新家的大门,更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憧憬;儋州光村、木棠、峨蔓一体化供水工程项目的相继投用,惠及人口达14万人,让当地百姓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健康水。

点滴种种,儋州洋浦通过不断完善生活配套,推动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助力城市融合发展。


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吸引众多“坡粉”前来打卡。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羊文彪 摄

D

科:发展动力十足

同样是在洋浦科创园内,已经有200多个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力强的企业或项目陆续落地。

海南琼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农副产品、食品添加剂等品类销售,并开展相关的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进出口等业务。“洋浦的物流条件非常好,交通也比较便利,利于公司做大宗商品经营,非常符合我们公司发展的定位和方向。”海南琼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理梁斌说。

“现在园区致力于推动各类高端要素资源集聚,提供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一站式科创服务,全周期护航企业发展,成为儋州洋浦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洋浦科创园副总经理王涛介绍,洋浦科创园重点引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及大数据、生物医药、环保科技等企业,共建“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竞技”“科技智造”“科技成果转化”等专业基地,为儋州洋浦发展增添满满的科技含量。

此外,儋州市委环湾办还精心谋划、精准施策,聚焦数字经济、医疗康养、现代服务业、教育四大核心产业精准招商,环湾区域数字经济已逐步聚集成势,各类数字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

儋州市委环湾办常务副主任李慈明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环湾新城将初具雏形,并为2026年实现“五年成城”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从滩涂之地到智慧新城,环湾新城的崛起彰显着自贸港建设的“儋洋速度”,这座科技之城,正高速向着“环北部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前行。

原标题:

儋州洋浦构建“港产城科”融合、城乡一体联动新格局

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跃升”

来源:海南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