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更新。4月8日清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李秀娟早早乘车赶赴乡村,开展现场监督工作。彼时,针对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第二轮春季补充清除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3支搜索小队深入林地与田间,仔细搜寻,全力守护乡村生物安全。
4月8日,石柱县检察院检察官进行案件回访,曾经长满“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土地已被重新耕种。
2024年7月18日,石柱县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发来的线索:“这边山上有好大一片‘加拿大一枝黄花’。”
李秀娟闻讯赶往现场,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草地,哪有黄花的影子?心怀不解的李秀娟俯身端详,发现田地里植株的叶片形状和脉络的确与记忆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相似。“这种植物最显著的特征是单面着生的圆锥花序。由于现在未到花期,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很难确认。”经园林专家鉴定,确认该物种确是“加拿大一枝黄花”。
据介绍,“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系发达,能大量掠夺土壤养分导致土壤贫瘠,同时在生长过程中释放有毒的化学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生长,不仅危害农业生产安全,更会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被称为“生态杀手”。
经查,该乡镇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大部分都生长在撂荒的耕地和林地上,入侵面积达300余亩,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2024年7月29日,石柱县检察院正式立案调查。
“‘加拿大一枝黄花’最初是一名村民为养蜂而小范围种植的,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检察官走访现场时,村干部提起防治工作连连摇头,“这种植物生命力太顽强,年年清,年年长。”
石柱县检察院邀请县林业局专家参与现场勘查,了解到该物种繁殖能力极强,每棵植株可以生产2万颗种子,一株幼苗可在两年内形成50余株独立的植株。加上受部分山林地域限制,往年的清理工作不够彻底,只要有零星植株遗留,一两年时间就足以重新蔓延。
2024年8月,石柱县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生物安全监管职责。
“必须在结种前进行清理,避免进一步扩散泛滥。”结合检察建议和专家意见,相关部门召开协调机制工作会议,科学制定防除方案,采用人工拔除与机械铲除相结合的方式,耗时近2个月,完成了300余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清除工作。“为保证清除效果,我们还结合化学防治,喷洒药水杀灭残留根茎。”清除工作的负责人介绍道。
清除工作暂告一段落后,科普工作迅速跟进,9场知识宣传科普院坝会在周边乡镇陆续召开。
“它的叶脉呈羽状,叶背面三条主脉明显……”讲解现场,石柱县检察院检察官图文并茂科普“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主要危害、生长形态和根除办法,引导倡议200余名当地群众加入日常巡查工作,做到发现一株清除一株。
2024年12月20日,石柱县检察院邀请县农业农村委及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再次来到沿溪镇,就防除效果开展案件回访与现场监督。山野田间,“加拿大一枝黄花”已不见踪迹。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名黄莺、麒麟草,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等特性,可迅速挤占入侵地区本土植物生存空间,对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等构成重大威胁,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长根状茎。茎直立,株高0.3米至2.5米,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边缘具锯齿或波状潜钝齿;圆锥花序顶生,分枝蝎尾状;瘦果褐色近圆柱形。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作者:张博 杨枫 龙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