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汲取源头活水 落实八项规定⑦|这项持续35年的活动,仍在继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8:34:00    

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要经常去了解群众的事: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要求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照此去做,把群众的事情在基层解决好。这便是我们熟知的“四个万家”

不忘来时路是为了走好奋进路。今年是倡导“四个万家”优良作风35周年,让我们一起重温“四个万家”优良作风。

1990年4月,习近平调任福州市委书记,工作以调研开局。

到任的第二天,习近平就下基层,半年多时间,走遍福州市八县五区,每个县至少跑五六个乡镇,每个区也都走了两三个街道,有的县跑了十多次。

他把很大的精力花在调查研究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群众疾苦,提出“四个万家”活动、四条具体要求——

何谓“四个万家”活动?

下基层到老百姓家,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活动。

四条具体要求是什么?

要深入扎实,不搞形式主义,要真心实意地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朋友,而不是为下基层而下基层;

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急”“难”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要讲求工作方法,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可以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解决起来确有困难的问题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求得谅解;

要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做好“送上门“的工作,通过领导接待日、领导接待周等活动“活血化瘀”,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把不安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

时任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文贵回忆道,习近平同志到福州以后,需要面对的以前积累的问题很多,上访的人很多。他针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变革,把群众“上访”改成干部“下访”,并规定:每个月,由领导分工,到县区去负责接访。他不只是安排下去,自己也带头搞,带各个部门的人到下面去解决问题。

1993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左一)在福州市台江区领导联合接待群众日接待群众。图源:新华社

习近平强调,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社会反映最强烈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实事,而且要雷厉风行,说到做到,办一件成一件,避免形式主义,也不搞花架子。

1990年6月,习近平在福州华林寺调研。图源:福建日报

1991年,习近平发动全市大调查,由福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组成16个课题小组,开展1991年工作思路暨为民办实事调研活动。那时,福州城市建设中有八大问题急需解决:卫生、绿化、交通、水电、“菜篮子”、住房、服务、治安。

从1991年开始,在习近平推动下,福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为城乡人民办20件实事,拟办项目通过新闻媒介向全市公布,采用人民群众投票的方式来确定,年终公布项目完成情况,并让群众投票评选完成最满意的项目。

中央八项规定指出,“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而是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上,福建将始终牢记人民至上、传承弘扬“四个万家”工作作风,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向群众取经,拜人民为师。

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出品

资料来源:《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习近平在福州》、新华社、人民日报、福建日报

编辑:徐宇琦

审核:严顺龙、郑璜、陈雪莺

来源:新福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