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庆举行“走谷雨·采春茶”活动 中外青少年体验传统文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1:43:00    

4月20日,“万里中国”主题外宣活动的中外青少年“走谷雨·采春茶”体验活动来到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长坪村,来自多国的留学生与本地青少年齐聚茶山,共赴一场谷雨时节的诗意田园之约。

马多 摄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适中,雨量充沛,茶树新芽肥硕,叶质柔嫩,是一年中制作优质春茶的关键时期。民间素有“谷雨制茶”的习俗,认为此时采摘的茶叶滋味鲜醇,营养丰富,甚至有“雨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马多 摄

活动在河图镇瑞凯茶叶基地拉开帷幕。河图镇镇长王华娟向中外学子介绍了当地农业发展、茶产业特色及人文旅游资源。

随后,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留学生们和重庆嘉禾职业培训学校嘉禾成长营的同学们穿上了采茶围裙、手挽竹篓,在南川区农业特色产业中心副主任张成的带领下,走进茶园,一起去识茶、采茶。

如何采摘茶叶呢?张成介绍,茶叶的采摘方式主要有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其中,手工采摘会耗时费力一些,却能够精准地选取符合要求的嫩叶。采摘的时候,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需要用手提法,也就是采摘时,以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嫩叶,轻轻一提即可将其采下,切忌在采摘时候用指甲去掐断,这样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

马多 摄

从茶树上采下的嫩叶,如何变成茶叶的呢?面对同学们的提问,张成介绍,茶叶采摘后并不能直接食用,还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得到清冽幽香的一口甘甜。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绿茶的做法,绿茶加工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杀青。

在炒茶台处,两口手工炒茶锅正忙碌着,同学们将刚采摘的茶叶交给了炒茶的师傅们。

“炒茶锅通过电加热,使锅温升起来,然后将鲜叶在锅里面用200多度的高温杀青。”张成介绍,炒茶叶的时候,需要用手法不断翻滚茶叶,这有利于杀青均匀,同时散失茶叶中的水分,也能防止茶叶被炒焦。杀青结束后,还有一道工序叫揉捻,以轻柔的手法搓揉茶叶,形成特定形状,部分破坏茶叶细胞,使茶叶更易冲泡。揉捻后,对茶叶进行干燥,达到要求后,就形成我们平时喝的茶叶了。

马多 摄

茶叶炒好以后,就可以冲泡了。不过,品茶也是很有讲究的,需要用正确的冲泡方式,合适的水质、水温以及器具来展现茶叶的风味。中国的茶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品茶的时候也有基本的礼仪。品茶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尽量不要携带或者抹味道较重的香味,以免盖过茶香。“喝茶之前,一定要先静下来,先闻茶香,再品茶味。”张成说。

在茶香弥漫中,中外学子品味谷雨新茶的清冽甘甜,体悟“茶道”蕴含的东方哲学。重庆邮电大学的留学生们表示,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都非常悠久,而这次活动让自己了解了更多的中国茶制作,以及中国茶文化,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

马多 摄

品过茶后,中外青少年们还来到了谷雨习俗堂会,跟着花艺师橙子老师一起,用茶叶枝和春天的花朵来进行花艺创作。

“插花也需要构图,三角构图法就是插花的一种经典造型设计方法。”橙子老师介绍,插花的时候,应该注意错落有致,多余的枝丫可以去掉,未开放的花朵,可以将外面的几片花瓣往下压,让其看起来更加的饱满。在橙子老师的指点下,大家一起动手,用创意留住春日生机。

马多 摄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活动从谷雨文化到谷雨习俗,丰富的活动内容,让留学生和当地青少年一起,沉浸式体验了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和各种各样的文化创意艺术。既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也增加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庆时尚生活的了解,更拓宽了中外青少年的交流形式。中外青少年自然探索节气体验活动,将持续走进重庆各区县美丽乡村、镇街。

(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