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燕维
浙报集团AI赋能的视频产品《老姜打卡杭帮菜》第四期,开讲名菜宋嫂鱼羹。与厨师们普遍评价西湖醋鱼“难做”相反,制作精细、淡雅丝滑的宋嫂鱼羹,虽然是“南料北烹”的美食创新,却也是一道简单快手菜。
中国烹饪大师、友好饭店行政总厨张守双
简单快手菜,很考验厨师火候
掌勺宋嫂鱼羹的,是中国烹饪大师、友好饭店行政总厨张守双。他笑称,这道菜是“老姜”打卡的12道杭帮菜中“最简单的一道”。
“所有食材切丝,清鸡汤煮开后下食材,稍煮后调味、勾芡。”张守双用简单三句话,概括了这道菜的全过程,“熟练的厨师,一般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这道菜。”
宋嫂鱼羹
真的这么简单?
张守双说,这道菜的关键点有三:一是选鱼,现在一般都用鲈鱼,鱼肉丝要切得粗一些;二是高汤,必须是清鸡汤,不加其他食材;三是调味和勾芡。而这第三点就是难点所在,“勾芡的火候全凭厨师的手感。宋嫂鱼羹‘鲜、嫩、滑、润’的口感,就靠这一步。火候差一分,口感便天差地别。”
选料亲民、做法简单,宋嫂鱼羹从被宋高宗赵构“点赞赐名”起就名声大振,成为长红了800多年的杭州名菜。
拍摄现场
传承与创新,顶流“长红”的内在密码
“宋嫂鱼羹这道菜,其实是北方烹调技法来到杭州,与本地的原料、口味碰撞之后产生的创新菜。”张守双用宋嫂鱼羹的主料——鱼的选用来举例,“我们现在一般都用鲈鱼或鳜鱼,因为刺少,符合现在的用餐喜好。再早一些的厨师烧这道菜,可能更多会用草鱼,虽然刺较多,但原料更亲民。”张守双说,如果是在当时的北方,宋嫂可能会选用更常见的黄河大鲤鱼。
从开封到杭州,宋嫂鱼羹这道“南料北烹”的经典创新菜,历经800多年传承,如今依然是杭帮菜的代表作之一,奥秘也许就在于继承传统又创新发展的杭帮菜精神内核。
研究传统菜谱、融合研创新菜,就是张守双很喜欢做的事情。在位于友好饭店二楼的张守双大师工作室内,收藏了很多传统菜谱相关的旧书籍,还挂着一块著名书法家王冬龄的题词,“守拙抱朴,浙鲁双宴”八个字里不但嵌入了张守双的名字,更点出他在浙菜和鲁菜融合创新上的造诣。
张守双是山东人,2010年来杭州后,师从杭帮菜大师胡忠英,开始深入研习杭帮菜。这些年,除了杭帮菜,张守双在粤菜、川湘菜、鲁菜上都有涉猎,也注重融汇各路菜系进行创新。
《老姜打卡杭帮菜》第四站的拍摄地点,就在杭州友好饭店。1986年开业的友好饭店,近40年来一直静静地目睹着西湖边湖滨商圈的创新变化。
友好饭店
作为西湖边的老牌星级酒店,友好饭店拥有中餐厅、日料餐厅、西餐厅等7家人气餐厅。除了顶楼的西湖旋转自助餐厅,以及持续长红的日料餐厅外,中餐厅里也能吃到融合杭帮菜、粤港菜、鲁菜等精华的创新菜。尊重、包容、创新,杭州的城市性格,就体现在这多元饮食文化的融合中。
如果您也想品尝“老姜”打卡的同款“宋嫂鱼羹”,进入潮新闻预约,前往杭州友好饭店•新友记中餐厅,品尝这碗“鲜了800年”的宋嫂鱼羹(餐费自理)。
————————
点击这里观看“老姜打卡杭帮菜”完整视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