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晓青 通讯员宋宁 郭苍亭报道)四月气温回升,发病急、传播快的手足口病也迎来了高发期,近日,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发布健康提示,家长们要留意孩子手、足、口等部位,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幼儿为主要易感人群,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制科专家提示,手足口病通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的粪便、鼻咽分泌物、疱疹液和唾液等排出的病毒造成传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如玩具、门把手、楼梯扶手和桌面等传播,或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生活中,科学防护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专家建议,首先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好 “入口关”。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餐前便后必洗手,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清洁,外出回家后立即洗手,使用“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特别注意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等个人物品。
室内要坚持每日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重点对门把手、电梯按钮、玩具等高频词接触物品进行清洁消毒;餐具煮沸消毒15分钟,衣物、被褥定期暴晒。
做好幼儿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多为低热,持续3-5天);手/足/臀部出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口腔黏膜疱疹(可伴疼痛影响进食);少数出现呕吐、精神差等重症预警,家长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一旦确诊,患儿需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其间要注意单独房间休息,减少与其他儿童接触;分泌物污染物品单独清洗消毒;家长护理时佩戴口罩,接触后彻底洗手;避免参加集体活动,暂停入园入托。
与此同时,EV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显著降低重症风险,建议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