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的约定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并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以下是加班工资约定的关键点:
如果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加班,但未安排补休,则应按照基础月工资的1.5倍支付加班工资。
对于在周末安排加班的情况,无论是否安排补休,都应支付不低于原基础工资的双倍工资。
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通常为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若劳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则可以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确定;若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则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
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将加班费包含在工资内,即实行“包薪制”,但具体金额约定不得违反法律关于最低工资保障和加班费支付标准的规定。
加班工资应在加班完成后及时支付,最迟不得超过下一个工资发放日。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应经过劳动者的同意,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劳动者加班。
通过以上约定,可以确保加班工资的合法合规发放,同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充分沟通,明确加班工资的支付标准,并在劳动合同中详细列明,以避免后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