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北黄骅创新用海模式 激活蓝色经济新空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4:35:00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姜慧婕)日前,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创新推出海域立体分层确权模式,让海洋资源使用从“平面铺大饼”转向“立体搭积木”。受益于海域立体分层设权这波创新红利,国华沧东电厂至嘉好粮油、和润粮油、泰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供汽项目取得了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书,用海类型为其他工业用海,用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跨域面积共计0.0852公顷。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投产。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国华沧东电厂的一条蒸汽管线,蜿蜒进入嘉好粮油、和润粮油、泰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厂区。国华沧东电厂至嘉好粮油、和润粮油、泰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供汽项目,落地难点是确权难。该项目不仅跨度比较长,而且跨域内有多宗已确权项目,如果再确权会导致权属重叠,因此想拿到不动产权证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国华沧东电厂的蒸汽管线蜿蜒进入嘉好粮油厂区。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转机出现在2023年。这一年,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入选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按照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方案,结合当地优势特色和管理现状,开展了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出让等一系列探索工作。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副局长郭东明告诉记者,类似深圳的“工业上楼”,沧州渤海新区海洋领域也在探索创新节约集约用海新模式,在自然资源部和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工作的引领下,探索研究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制度,于2021年底制定了《沧州渤海新区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实施办法(暂行)》。根据用海类型和用海方式的不同,将海域空间细分为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在不相互排斥的前提下,实施单一主体或多主体立体分层确权。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让海域空间管理从“平面”走向“立体”。

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两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部门工作人员察看国华沧东电厂供汽项目现场。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在项目现场,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工作人员,拿着带有高程图的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讲解:原来海域使用权确权是“平面”的,就像在地面画停车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海域使用权确权是“立体”的,则像建立体车库,不同企业在不同高度层叠使用,一家企业确权后,其他企业在其上层、下层空间可再次确权,权属可叠加。

业内人士评价,这种创新模式使海域使用权权属更为明晰,既化解了“海上地盘之争”,维护了多方海域使用权人合法利益,又打开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维度。这种精细化管理,释放了海域使用潜在效能,增加了海域空间利用率,让原本只能承载单一项目的海域,变成了能同时容纳多种用途的“海洋综合体”,就像给海洋装上“分层电梯”,让不同产业在垂直空间错位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