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用人单位违约支付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支付欠薪,并获取书面工资发放证明。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欠薪。
如果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解除,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是,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
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需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在严重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有能力支付工资而拒不支付,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并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在需要时提供。